近年来中国经济领域新词频出。“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工业4.0”等新经济术语,来应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新问题。也指明了中国经济的大方向。调结构、去产能、产业优化升级应是新一轮经济改革的题中之义。
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家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衰荣辱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从1993年到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7.99%提升至52.57%。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直接催生工程机械的需求市场,这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黄金10年。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增长时期,各大主机厂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争相扩大产能,过度利用信用销售攻城略地。随着2012年至今连续4年设备增量市场的量价齐跌,让市场涨跌前后的剪刀差(高产能与对未来市场的严重透支)给了主机厂难以承受之重。
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当年不少信用泡沫最终破裂。很多没经受住信用销售低门槛诱惑的终端客户面临无力偿还月供款的窘境,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恶意钻“零首付”空子的“客户”,把这些债权机拖回成为厂家的不得已之举。
大量债权机向各自品牌厂家回流的“盛况”,就和当年它们为其带来的连连捷报盛况一样。以旧换新趋势的不可逆转,再考虑到本就难以消化的新机高库存压力。一连串“非新机”因素的共振导致主机厂叫苦不迭。
让主机厂眼下最为头疼的莫过于“非新机”的大量闲置,当前市场环境下,既不能低价变卖导致固定资产的严重亏损,又不能再投入过高的人力财力进行租赁业务。经济建设与国家投资的持续放缓,工程机械行业的量价齐跌态势也由“新常态”变成了“旧常态”,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促使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不得不对自己的未来道路进行深刻思考与探索。
在发达国家,由于社会诚信体系、租赁领域干湿分离等因素,促使工程机械服务商(即设备租赁公司)通过稳健经营,会逐步发展成一个个庞然大物。它们会与厂家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比如代理销售设备、零配件,承担维修服务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活动越来越走向市场细分。租赁随着在施工建设领域几十年的摸索与发展,近十年来尤其突飞猛进,渗透率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施工用户放弃自己购买设备而转向租赁,走轻资产化运营之道。
工程机械行业的主机厂也愈发意识到通过租赁来盘活庞大闲置设备,让这些设备重新焕发生机。
(文章转自网络)